从“新”出发 用“心”前行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组织参加省语文新教材网络培训活动
“云天收夏色,木叶弹秋声。”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一线语文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运用,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小学语文教研组于8月28日开展了新教材使用专题培训暨集团半日教研活动。
这是一次“新与旧”的碰撞,更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展现,新教材使用与经开实验教研老传统“半日教研”的研修碰撞,碰撞出的是教师对新教材新认识、新创造的火花。培训中,老师们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教授的讲座。
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老师做了《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编修的整体思路》的培训,对新教材修订的主要背景与总体原则、语文教材各部分基本架构、新课文的选收思路和文本特点以及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的具体调整等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尤其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个“牛鼻子”,让学生以读书为本,以读书为要,用“1+x”的形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温教授的讲座为教师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阅读之路点亮明灯。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编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教授从教材的选择,时代的要求,新理念的贯彻等方面阐述了新教材的新变革:如教材新增收了反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散文和时代楷模黄文秀的选文,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更赋予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这些变化不仅要求教师们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激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下午的培训针对小学低段教材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北京大学的汪锋教授阐释了小学语文语言知识的编排及依据,提出了“理解语文、梳理知识、加强运用”的三维一体模式。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副主任徐轶老师对识字与写字在课程标准中、教材中以及教学中的不同定位做了具体解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滕春友老师从目标、内容、学习指向、教学建议四个维度对一年级新教材的六个板块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从而对一年级教材提出了18条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韶华不服夏时长,学思践悟助远航。”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奇思,思附践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新教材的一次深入学习和理解,更是对教师们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相信全体语文教师们必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立足新课标,深挖新教材,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理念,且思且行,用心前行。
培训感言: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陈韵娇
通过本次浙江省小学语文新修订教材网络培训的学习,我对一年级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新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方向。
第一、新教材的改版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关怀。新教材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降低了难度,减少了容量,并且放缓了教学进度。这样的安排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适应学校生活。
第二、教师的角色需要调整,遵循生长规律。作为一年级语文老师,我们应当意识到,在使用新教材时,不应盲目追求速度或难度的提升,而是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长规律和发展节奏。过度拔高要求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焦虑感。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而不是仅仅关注外在的知识灌输。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爱心的工作。新教材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们的成长。作为教师,我将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天地。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王正芳
今日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新修订教材网络培训,专家的解析让我深刻理解了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与基本理念。阅读内容激发孩子们无限想象,表达部分则巧妙启发思考,而识字写字的教学则稳扎稳打,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一年级教材的细致修订和教学建议,如同明灯指引,让我对如何有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这次培训不仅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还激发了我创新教学的热情。我将满怀热情,积极实践并深入研究新教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精彩的语文学习之旅。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范雪
浙江省小学语文新修订教材网络培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回望学习之路,我深感自身在文字海洋中的渺小与不足。此次培训,不仅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更是心灵的洗礼与升华。我意识到,语文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与思想的碰撞。我逐渐了解先看一树,再看枝叶所蕴含的道理。我深知,语文之路漫长且艰辛,但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行,在文字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超越。
同时感谢各位主讲人,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又尽情的遨游一番,享受到了文字与教学的快乐!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